?福建省平和县秀峰乡福塘村村民朱林生家里珍藏着一把锈迹斑驳的手电筒。手电筒为铝制外壳,柄长31厘米,头部直径8厘米,尾部直径5厘米,可容三只干电池,这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朱德使用过的手电筒。这把穿越91年历史风烟的手电筒,承载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1927年7月,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朱德参加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军长。起义军主力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被国民党军队击败,朱德率余部转战湖南南部,发动农民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1927年10月初,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军在广东大埔三河坝完成阻敌任务后,越过福建省平和县九峰镇柏松关,攻入平和县城,接见平和县委领导,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开展地方武装斗争。据《平和县志》记载,“1927年10月8日,朱德、陈毅、周士弟率留守广东大埔三河坝的南昌起义军第9军军直和第11军25师余部进入平和,分别驻扎于九峰镇及秀峰乡等地,并将因重伤而逝的25师参谋长游步仁葬于平和,4天后该部取道闽西进入赣南。”朱陈部队驻留平和期间,曾在秀峰乡福塘村歇住一晚,朱德亲手赠送一把手电筒给当地一位老农。因年代久远,这位获赠朱德手电筒的老农姓啥名谁,已无从考证。朱德手电筒一直保存在秀峰乡福塘村“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回师入闽纪念馆”里,为避免遗失,后来,朱林生特意将朱德手电筒带回家中珍藏。
10月10日,朱陈部队途经平和长乐乡、秀峰乡后,来到该县芦溪镇秀芦村。翌日,朱德、陈毅在秀芦村蕉和厝祖祠(陈氏家庙)组织召开干部会议,当地革命武装领导人卢肇西(时任闽西农民运动与红军领导人之一)、陈彩芹(时任中共平和县委委员、县农协委员)以及秀芦村党组织农会负责人陈耀彬、陈良高、陈五屘等人到席。会议确定了下阶段行军路线,决定向龙岩永定前进。10月12日,朱陈部队离开秀芦村进入永定县境内。为避开盘踞于广东东江、福建漳州、福建龙岩之敌,起义军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穿越闽粤边界,全速向西挺进,直至抵达江西省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武装胜利会师,史称“井冈山会师”。
1929年,平和县芦溪镇在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回师入闽影响下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发展地下党组织和游击战争,在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斗争中,当地共有546名群众参加红军游击队组织,其中64名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秀芦村,朱德、陈毅曾对拓展党组织、强化武装斗争、巩固发展地方红色政权进行具体指导,并补给当地党组织43支长枪和一大批弹药。
“那时,我们还是小孩子,记得村里的墙壁上随处可见‘打土豪分田地’‘最贫苦者团结起来’等标语口号。大家的革命热情非常高涨,共产党的革命主张深入民心!”已过耄耋之年的秀芦村村民陈同海满怀深情地回忆道。
“起义军纪律严明,战士们廉洁自律,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记得我村一些妇女想自愿送鸡蛋给起义军战士,战士们都不白拿白要,都自掏腰包付钱购买。他们每个人都这样做,没有一个例外。”97岁高龄的秀芦村村民黄水花老阿婆激动地说。朱德、陈毅等革命前辈在芦溪镇停留时间虽然短暂,却给当地党组织和群众带来巨大的革命斗志,有力推动当地武装力量的迅速壮大发展,为平和县党组织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起义军战士视民如子、严以律己,给当地群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如今,每年清明节和重大节庆日,当地群众总会组织前往或自发前往芦溪镇秀芦村烈士亭,瞻仰这些土地革命时期为国牺牲的革命烈士。
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回师入闽,有力带动了平和县土地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在平和这片中央苏区热土上,曾经发生过一场震惊八闽的“平和暴动”——1928年3月7日傍晚,福建省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与前来支援的广东饶平“洋枪队”、广东大埔农民自卫军、福建龙岩永定“铁血团”一道,集中于平和县九峰镇下坪村上墩召开暴动誓师大会。3月8日凌晨,在中共平和临时县委、早期闽南党组织领导人之一朱积垒的指挥下,暴动队伍分两路同时向平和县城发起攻击,打响了震惊八闽大地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武装暴动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平和暴动是“整个中国革命潮流的一支”“福建农民自动夺取政权的第一幕”“土地革命在福建开始的信号”。(张少华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和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