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美名永传于后世。

明·徐霖《绣襦记·逼娃逢迎》:“贱人不思忖,良家且淫奔。你既落烟花寨,休思百世流芳也。”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不由分说,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案子不巧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

不久,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 判处司马迁以宫刑。司马迁在狱中又备受凌辱,几乎断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他忍辱负重,抛开个人身体折磨和精神压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写作之中,并终于创作完成。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对于强者来讲,逆境更是能激发其斗志,磨砺自身的性格,是达到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尽管惨遭宫刑,司马迁却不坠其志,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恶劣条件,专心著述。 他突破了愚忠思想的束缚,敢于发挥揭示客观真理的异端思想,反对暴政,同情人民的苦难,并无情地揭露和鞭挞暴君污吏的丑恶。《史记》是司马迁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是给他的炎黄子孙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自然值得人们永远尊敬和怀念。

于为官者而言,凡是名垂青史的人,除了留下显赫一时的政绩,更重要的还在于留有好口碑。他们拥有人们敬仰、世人称赞的人品,并懂得权为民所用,古有海瑞、于谦、包拯等,近有焦裕禄、孔繁森、杨东海等,他们为造福一方百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已离去却终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往期回顾

点击进入首页